祈年殿 正面2

20136月 北京天壇

2013/6/29上午

好久沒到中國大陸,這次是我第三次到北京,以前都是匆匆快閃,這次終於可以趁出差空檔,簡單逛一下北京市。北京我之前僅去過天安門、吃過全聚德烤鴨,只有留下這兩個印象;這次就來逛逛北京重要景點,首先一早當然要去天壇祭天,祈求健康平安幸福。

我這次住在北京五環外的上地站附近飯店,要到天壇,需要先搭地鐵13號線,轉搭環狀2號線,再轉一次地鐵5號線,到達天壇東門站。北京地鐵每次搭乘,不論坐多少站或換乘幾次,每次僅要2元人民幣(機場線除外),相當便宜,且不會塞車。為了方便,我就買了「市政一卡通」儲值卡,單卡費20元人民幣,可退款;首次購卡需加值20元人民幣。

市政一卡通   

雖然地圖上看來距離不遠,但北京究竟是首都,連轉運站內走路都要很院。經過一個小時多一些,終於到達天壇東門站,站內的設計就有點像古蹟。

天壇東門站   

首先要來買票,我買的是可進入天壇公園與參觀內部祈年殿等建築的聯票,旺季票價35元人民幣。

天壇公園 門票   

天壇公園位於北京市崇文區、紫禁城東南方,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雨與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天壇於1918年開闢為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園內被柏樹環環包圍,是城南的一座大型園林;1961年天壇公園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天壇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建築群;它的布局嚴謹,建築結構獨特,裝飾瑰麗,巧妙地運用了力學、聲學和幾何學等原理,具有相當高的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在中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天壇公園總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外壇,佈局嚴謹周密且建築精緻優美,形似「回」字,南側直角轉角和北側圓弧轉角象徵著「天圓地方」;外壇牆周長6,553公尺、內壇牆周長4,152公尺,共闢有6個門,祈穀壇有東、北、西三座天門,圜丘壇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廣利門,天壇公園內的主要建築皆集中在內壇,北有祈年殿、祈榖壇和皇乾殿、南有圜丘壇和皇穹宇等建築,而丹陛橋連結祈年殿和圜丘壇,並有堵牆將內、外壇分隔。(摘自網路)

天壇公園官網  http://www.tiantanpark.com/cn/

天壇公園 走道   

天壇公園外圍就像是社區活動中心,許多居民來此休閒聚會,玩音樂的、跳舞的、踢毽子的,花樣很多。

天壇公園內樂團  

天壇公園內樂團2   

終於看到祈年殿,右側的走廊稱為「長廊」。

長廊  

長廊寬五米,長350,共72間,又稱「七十二連房」。在祭祀之前,工作人員會將牲禮、供品通過長廊送到祭壇。

長廊 內   

經過另一個查票口,來到內壇,這裡最重要的景點就是「祈年殿」。

祈年殿側面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位於祈谷壇中央,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莊嚴肅穆。

祈年殿 正面   

祈年殿高33公尺,是一座三簷的圓形建築,層層收進,殿頂用鎏金藍色琉璃瓦金頂覆蓋,藉以象徵青天!

祈年殿 正面2   

前方兩座為紅色「夜半明燈」,用以照明,方便祭祀前事先準備。

祈年殿 夜半明燈   

夜半明燈  

我發現新北市的天元宮很類祈年殿的圓形造型,當然兩者的歷史與知名度差距天高地遠。

祈年殿 匾額  

祈年殿 後側   

祈年殿建築外觀上有許多的裝飾與龍鳳圖案,整體色彩搭配相當華麗,是天壇公園內最雄偉壯麗的建築

祈年殿 門窗  

祈年殿 裝飾   

祈年殿的內部結構獨特,不用大梁、長檁或鐵釘,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殿內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數目排列切合天象:中央4根龍柱高19.2、直徑1.2,象徵四季,中圈12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層12根巨柱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象徵二十四節氣,三層柱總共28根象徵二十八宿。(摘自網路)

祈年殿的內部   

離開祈年殿,穿過這座牆門,準備前往「皇穹宇」

祈年殿前 遠望   

這條路稱「丹陛橋」,是連接祈谷壇和圜丘壇的大道,長360、寬28、高2.5丹陛橋  

中間石板路為供天帝使用的「神路」,而東側磚砌而成的稱為「御路」僅供皇帝使用,而現在平民百姓都可沾光走於其上。 

神路  

再經過「成貞門」,便可見到一樣是圓形造型「皇穹宇」的背面。

成貞門  

皇穹宇的背面   

「皇穹宇」位於天壇南部,始建於明嘉靖九9年是一座單簷藍瓦的建築,在皇穹宇外的圍牆是有名的「回音壁」,牆高3.72,具有奇特的傳聲功能,很多人都在喊叫體驗。

皇穹宇   

皇穹宇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起改稱皇穹宇。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後為鎏金寶頂單檐攢尖頂建築,藍色琉璃瓦屋頂,象徵青天。

皇穹宇 明燈   

正殿中擺放有漢白玉雕花的圓形石座,正中供奉「皇天上帝」牌位、左右為皇帝祖先的牌位。正殿東西各有配殿,分別供奉日月星辰和雲雨雷電等諸神牌位。

皇穹宇 正面   

中華文化特有的藍色琉璃瓦脊獸,是傳說能避火、降魔的神獸(故宮一文中會更詳細介紹)。

琉璃瓦脊獸  

琉璃瓦脊獸2   

位於天壇南部的「圜丘壇」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為一座白色三層圓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場所。據說站在圜丘壇的石板中心吶喊,會聽到從地底深處傳來響亮的回音,因此中心的石板被稱為「天心石」。

圜丘壇 牌樓  

圜丘壇   

圜丘壇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每層的欄杆頭上都刻有雲龍紋,在每一欄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於壇面排水。

圜丘壇 欄板   

站在圜丘壇上,看著皇穹宇與祈年殿連成一線,可惜天氣與空氣都實在太差。

皇穹宇與祈年殿   

個人參觀後覺得天壇的建築很有中國文化特色,且氣勢神聖崇高,古代帝王都在此祈求國泰民安,推薦為到北京必訪之景點。

牌樓與祈年殿   

我沿著丹陛橋往回走,右轉經過「七星石」,這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塊巨石。

七星石   

回到地鐵站,先去買護國寺小吃,準備整個下午來參觀故宮。

arrow
arrow

    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