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2

20136月北京故宮 三大殿

 2013/6/29下午

故宮(紫禁城)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天安門北邊、西臨中南海,整體建築莊嚴華麗、金碧輝煌,與凡爾賽宮、白金漢宮、白宮及克裏姆林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故宮(紫禁城)占地面積達780,000平方公尺,周圍環繞高10公尺的城牆及52公尺的護城河,城南東西寬753公尺、南北長961公尺,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南北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北面的神武門和南面的午門專供遊客參觀出入。 

北京故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年、於十八年落成,在這明清兩代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紫禁城裡居住及對全中國實行統治,不僅是君主重要決策場地,更是中國重要的宮殿建築,據近代調查共計有8,704間宮院。故宮1961年被列為大陸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北京著名的標誌性景點之一。(摘自網路)

北京故宮官網  http://www.dpm.org.cn/index1024768.html

搭地鐵來到「天安門東站」,出站即可見到天安門。

天安門   

天安門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是紫禁城城門的正門。最初時它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原名叫做「承天門」,清朝順治八年才重建改名為天安門。

天安門 石獅  

天安門前面的石橋叫「外金水橋」,天安門上最顯眼的當然就是毛澤東像囉。

毛澤東像  

對面就是天安門廣場,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城中廣場。雖天氣不佳,一片霧濛濛的,但還是滿滿的遊客人潮,大陸啥不多,人多錢多!

天安門廣場   

穿過天安門,會先見到「端門」,再往前走一段路才是著名的「午門」。

端門   

午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年間重建。樓閣巍峨,十分壯觀。平面呈倒「凹」字型,分上下兩部分。上部正中為門樓一座,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兩側有重檐攢尖頂的方亭。下部為敦台,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掖門。

午門   

午門的中門為皇帝出入專用,但在清代,新科狀元、榜眼、探花在放榜之日可以從該門進出一次。

午門 2   

在這裡需購票進入故宮,門票費用RMB 60元,南進北出,單向參觀。

故宮門票   

進入午門,是廣闊的「太和門廣場」,其中形狀像似弓背的人工河道,叫做內金水河,跨越河上有五座並列的單孔御用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天安門前面的人工河叫外金水河,五座石橋則叫外金水橋);五座石橋全部用漢白玉石砌成,造型優美,雕工精細。

太和門廣場   

故宮(紫禁城)宮殿以南北劃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稱「三大殿」或「前三殿」,連同東側的文華殿、西側武英殿稱為「外朝」。內廷則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摘自網路)

太和門2  

 「太和門」是外朝的正門。

太和門1   

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3間。明初時稱「奉天門」,後稱「皇極門」,清朝時改稱「太和門」,全高23.8

太和門石獅1  

太和門石獅2  

站在太和門上,望向午門與內金水橋五座內金水橋中間那座的最長最寬,為主橋,過去只有皇帝才能通過,王公大臣只能走旁邊的橋。

午門與內金水橋   

進入太和門後,即可遠遠見到「太和殿」。

太和殿1   

太和殿位於故宮南北主軸要線上,俗稱「金鑾殿」,明初稱「奉天殿」,後稱「皇極殿」,清朝時改稱「太和殿」。其裝飾十分豪華,明清兩代皇帝都於此舉行大朝典禮,是故宮內最大且等級最高的殿宇。

太和殿2   

太和殿為「三大殿」之第一殿,面闊11間,進深5間,殿高35,面積2,381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木造結構宮殿。

太和殿 仰望   

站在太和殿前,回頭望向規模宏偉的太和門。

回望太和門   

太和殿為中國古代殿宇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裝飾十分豪華,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內外梁枋上飾以和璽彩畫。

太和殿 門匾   

門窗上面嵌成菱花格紋,下面為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

太和殿 裝飾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

太和殿月臺   

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座。

日晷  

嘉量   

另有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

銅龜  

銅鶴   

宮殿周邊許多這種大青銅缸,是做防火消防使用。

青銅缸   

太和殿的琉璃脊獸,因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因此簷角上使用了傳說能避火、降魔除的神獸,為中國古建築之特色。它的數量依建築物的等級高低和規模大小而定,太和殿為最高等級,故簷上十樣俱全(仙人不計在內),太和殿10個脊獸,領頭的是一個仙人,而後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其他地位和規模稍低的殿堂,則相應減少,例如中和殿就不到10個。(摘自網路)

琉璃脊獸   

三大殿第二座為「中和殿」,明初稱「華蓋殿」,後稱「中極殿」,清朝改稱「中和殿」。中和殿為皇帝在舉行大典前休息的地方。

中和殿   

「中和」二字是說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才能使各方面關係處理得協和調順,符合「中庸之道」。

中和殿內   

中和殿內「允執厥中」匾額是乾隆皇帝御筆。

允執厥中   

一旁的階梯上佈滿了用於排水的石螭頭,據說下大雨一起排水時,畫面十分壯觀。

排水的石螭頭   

三大殿最後一座的「保和殿」,明初稱「謹身殿」,後稱「建極殿」,清朝改稱「保和殿」。保和殿內外皆為金龍彩畫,搭配協調更顯華貴富麗,為宴請外藩王公大臣的場所。

保和殿   

「保和」二字是說要保持事物間的協調關係。保和殿內的「皇建有極」匾額也是乾隆皇帝御筆。

皇建有極   

保和殿正後方一大片白色大理石九龍雲龍石雕,據說是全中國最大的一片石雕。

雲龍石雕   

本文都是硬梆梆、陽剛的宮殿建築,文末來一張古裝的美女圖,調和一下,這是大陸妹妹租古裝來拍照的,哈哈!

古裝的美女   

故宮真的不愧是明清皇朝建築,氣勢規模都首屈一指,推薦來北京必看

看完前三殿,接下來下一篇文章是介紹內廷,即後三宮部分。

arrow
arrow

    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