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 北京煙袋斜街、鐘鼓樓、鳥巢、水立方
2013/6/29傍晚
離開景山公園,搭著人力車來到「前海」;前海是北京「什刹海」的一部分,是城內有著小橋垂柳、可以划船遊憩的休閒湖泊,為700年以前元朝時期就有的古老水域。
什刹海是由前海、後海、西海三塊水域組成,為了與北海、中海、南海之「前三海」區別,故稱為「後三海」。
附近的「後海酒吧街」為北京的重要娛樂地帶,許多的酒吧聚集在銀錠橋旁,周邊有各式各樣的酒吧、小吃店!
銀錠橋旁的「九門小吃」是匯集了許多家的北京傳統小吃的美食街。
一旁的「煙袋斜街」在古時代有不少經營煙具及古玩的店鋪,後來店鋪逐漸消失,變為一般民居。
2000年與2001年時,北京西城區政府先後兩次對煙袋斜街進行改造與鋪築青石板路面及裝修門牆。
煙袋斜街經過改造後,再現了老北京青磚灰瓦的建築風格,街上又開了許多店鋪,以經營服飾、煙具、茶具、古玩等民間手工藝品為主。
離開煙袋斜街,地安門大街上便可見到鼓樓。北京鼓樓和鐘樓都位於東城區的地安門外大街上,與一般鐘鼓樓東西對立排列不同的是,北京的鼓樓在南,鐘樓在北,一前一後地坐落在北京城中軸線的北端,與南端的景山遙相呼應。
鼓樓高46.7米,坐落在高4米的磚砌台基上,佔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鼓樓是類似宮殿式的建築,採用紅牆、灰瓦綠琉璃剪邊,整體顏色鮮豔,歷史上鼓樓曾經過三毀四建,多半毀於戰亂和火災。
鐘樓在鼓樓以北約100多米處,原是元代萬寧寺的中心閣,鐘樓佔地約6000平方米,為重檐歇山頂建築,高47.95米。鐘樓始建於元代至元九年,多次被毀與重建,為了避免再次燒掉,所以全採磚石建造。
鐘樓、鼓樓的主要功能就是報時,鐘鼓樓每天兩次鳴鐘,寅時的稱為「亮更」,戌時的稱為「定更」,即所謂的「晨鐘暮鼓」。
鐘鼓樓的週邊有許多胡同,許多胡同的名稱都很有趣。
隨後要去今天最後的行程-鳥巢與水立方。北京在2008年舉辦了第29屆奧運,在北京的北邊蓋了一座奧林匹克公園,有10個比賽場館設置在這座公園裡,知名的鳥巢和水立方也在其中。鳥巢的正式名稱是國家體育場,水立方則是國家游泳中心,鳥巢與水立方都是俗稱。
(摘自網路)
走了一天,腳很酸,我原本搭公車,後來改搭計程車直接殺到奧林匹克公園,請司機將我送到水立方的西側門邊,距離場館比較近。
國家游泳中心建築費用為人民幣10.2億元,奧運會期間擔任游泳、跳水、水球等比賽場地。國家游泳中心雖然被叫做「水立方」,但實際上並非立方體,而是長方體。
水立方外牆是用大小不一的氣泡,膜結構所構成,一顆一顆有如氣泡般微微突出,裡頭透著藍色光芒。由外面看,像是一個方形的水塊,「水立方」由此得名。
晚上點燈時,外部建築材料“膜”的顏色,又會隨著內部燈光變化,而呈現不同色澤,顯得晶瑩剔透,十分動人。
水立方前面還有設立親水區,讓遊客可以玩水清涼一下。
黑色外觀的國家體育館,其知名度比較不高。
奧林匹克公園真的非常大,裡面還有一棟相當高的轉播塔,上方懸掛奧運標誌。
俗稱「鳥巢」的國家體育場除了承擔奧運會開、閉幕式場地任務外,還在這裏進行田徑、男子足球決賽等重要比賽。
其外觀設計由一系列輻射式鋼狀結構旋轉而成,因酷似中國瓷器裂紋和鳥巢形狀,而得名「鳥巢」。
鳥巢長330米,寬220米,高度為69.2米,佔地25萬平方米;使用高達4.5萬噸鋼建成,建築費用高達人民幣35億元。
鳥巢與水立方隔著馬路相對,鳥巢是橢圓形的,水立方是長方形的,一方一圓,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天圓地方”的理想組合。
建議來水立方和鳥巢一定要晚上來,因為晚上才會開燈,點燈後的鳥巢和水立方真的比白天漂亮。
北京真的有夠大,走了一天腿快廢了,離開鳥巢,便趕緊回飯店附近做腳底按摩,儲備明天的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