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 Day7-2 祇園祭 山鉾巡行 辻回し
2015/7/17 (五)
颱風侵襲下,祇園祭7月17日前祭山鉾巡行的隊伍常走走停停,時常塞車,大家都需耐心等待!
山鉾的速度之所以很慢,除了拉動不易,還因為這些巨大山鉾都在四条河原町等路口都要90度轉彎(辻回し),是高難度的動作。
風雨中,鉾車頂的屋根方最辛苦且危險,需抓緊繩索!
山鉾巡行時,除了欣賞華麗的山鉾本身外,隊伍人物的穿著、裝扮也是看點之一,町眾穿著白色為底色,各種圖樣的浴衣,有的好像大哥~
函谷鉾的音頭取、車方與曳子(ひきこ)都很帥氣
可愛的日本男童,也參加巡行
我的位置前,剛好日本電視台主播(英文不錯)採訪外國人,這老外來自歐洲西班牙,還穿著和服呦!
攝影師風雨中取景真的很辛苦!
前祭山鉾巡行壓軸的第23座的「船鉾」終於出現,描述的是神功皇后女扮男裝渡海親征朝鮮新羅王國的故事。
船鉾整座鉾車就是帆船造型,船艏有祥瑞之鳥,尾舵則是貝殼螺鈿的飛龍。
船鉾的車輪幾乎跟一個人一樣高。
山鉾巡行的除了觀賞山鉾,另外最值得一看的是各個山鉾轉彎(辻回し)。前祭山鉾巡行的23座山鉾從四条烏丸出發,經過河原町通→御池通→新町御池繞行一周,會有四個路口需要轉彎。四条河原町路口,就是山鉾巡行第一個轉彎處,也是觀看山鉾巡行的絕佳位置,所以在這裡常擠滿了前來觀看山鉾轉彎的人潮。
在有屋頂的路旁看完全部的前祭山鉾後,我們也來到四条河原路口欣賞山鉾轉彎,可能因為颱風下雨,人潮比預期中少。(新聞說當天有65,000人參觀山鉾巡行,前年約11萬人,少了快一半)
我們只看到後面17~23號的山鉾轉彎,先是雞鉾,首先「車方」工作人員必須使用竹板以及灑水來幫助山鉾轉彎,光是準備工作就大概要五分鐘!
鉾車上拿扇子指揮的「音頭取」平常是2人,但在轉彎時會有4人。
車輪處置完畢後,接著是大家奮力合作,隨著音頭取口令一致的動作拉曳!
然後是小型的「山」,其重量僅0.5到1公噸,沒有輪子,轉彎時不需要大費周章,只需要「舁方」抬著山車直接轉彎即可。
山車的「舁手」約14人~24人,轉彎時僅需眾人合力將山車抬起!
陸續看到了白樂天山、保昌山與霰天神山。
小巧山車甚至可原地轉幾圈,讓大家可以看到不同角度!
緊接著是放下鉾上場,重量達數公噸、用人力拉曳的鉾車要完成九十度的轉彎,是很具挑戰性的!
車方鋪上青竹片儘量減少摩擦力,期間還要不斷撒水、降低磨擦所產生的熱度。有人專拿像鏟子的木板,讓山鉾變角度或固定住拉動轉向。
準備完畢後,接著是曳子隊伍奮力合作,隨著音頭取口令一致的動作拉曳放下鉾!大型鉾車要完成九十度的轉彎,需要曳子隊伍三到四次的拉曳,大概會花五~十分鐘!
放上一段網路上YouTube影片給大家欣賞。轉彎約在影片4:00處,前面可聽見當天雨勢之大!
放下鉾轉向完成後,又恢復兩位「音頭取」,繼續前進!
接下來岩戶山也是大型的拉山車(曳山),上面還坐滿了人,而讓這些有巨大木輪只能直行、沒有轉彎設計的山鉾轉彎,絕非易事。
大雨滂沱中,岩戶山音頭取與工作人員了溝通好多次,大家衣服頭髮都濕答答,相當辛苦!
在老的少的通力合作下,岩戶山拉曳完成轉彎,觀眾響起掌聲
岩戶山又恢復變成兩位年輕的「音頭取」,繼續前進!
最後是壓軸的船鉾,以船為造型,相當特別!
一樣少不了專業的前置工作!
奮力拉動船鉾轉彎成功後,現場的觀眾們都不約而同的為工作人員鼓掌加油!
看完船鉾,四条河原町這裡的山鉾巡行,到了尾聲,但這23座山鉾卻仍在大雨中,按預定路線行進!我們在西洞院附近巷子吃飽後,回到四条新町附近,又發現雨中長刀鉾的雄偉身影!
很認同網路上看到的一句話:千年以來,京都町眾祭典時的團結合作與凝聚力,才是祇園祭的真義,更是京都消災解厄的最佳護身符
當日的京都新聞報導了「小雨決行、大雨強行」的山鉾巡行,親眼所見,讓人相當感動。
隔天我離開京都前,看到了拆卸中的山鉾,代表趨除邪靈成功;前祭已經正式結束,緊接著便是24日的後祭。
我的旅伴有繼續待到後祭宵山,拍下著這幾座的後祭山鉾-南觀音山、鯉山與大船鉾。
祇園祭四篇文章到此完成,呼~我的感想是祇園祭真的不愧是三大美祭之首,山鉾華麗、遊行隊伍壯觀,宵山更是大型歡樂廟會外;最令人感動的,還是颱風期間「小雨決行、大雨強行」的決心,可見京都町眾對於千年來傳統習俗的重視與傳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