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道東自駕 day4-2 釧路夕陽 幣舞橋
Day4 7/25週二
下午我們離開細岡展望台,開車進入釧路市區。釧路市是北海道僅次於札幌、旭川、函館的第四大城,為道東規模最大的城市,是一座海港城市。釧路港也是北海道最大穀物進出口港,不僅有日本「北方玄關」之稱,更是道東地區最大的國際物流中心。釧路市因地理關係容易起霧,亦被稱為「霧城」;而釧路夕陽也被稱為「世界三大夕陽美景」,是個充滿魅力的城市。
入住釧路Century Castle Hotel(下一篇文章介紹),這家精品飯店前面就是釧路川。竟然有水獺出沒,釧路川水質一定很乾淨!
飯店房間窗外就可看見地標"幣舞橋",地點超讚;但沒多久竟然就起霧,讓我擔心今天是否有夕陽可以欣賞。
幣舞橋(Nusamai-bashi)跨越釧路川,是北海道的三大名僑之一,橋齡超過100年,是釧路市區最重要的觀光景點。「幣舞」的名稱來自當地的阿伊努語舊地名「nusa-oma-i」,意思是祭祀神的地方。
「幣舞橋」最早在1889年名為「愛北橋」,是私人興建的木橋,損毀後在1900年由政府在此興建了新的木橋,以釧路川南岸的地名「幣舞」來命名為「幣舞橋」。採用鋼筋混凝土興建的橋梁於1924年開始興建,1928年完工,為北海道第一個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的橋梁。由於採用歐式的拱型設計,並在橋梁兩側立了四個大理石柱,讓橋樑的外型受到好評,當時和札幌市的豐平橋、旭川市的旭橋並列為「北海道三大名橋」。1976年開始再次進行改建成現存的第五代幣舞橋,改建後車道增加為雙向共六線,同時加入了四件雕刻作品-「道東四季之像」。(維基百科)
現在幣舞橋上四件雕刻作品「道東四季之像」分別表現出春夏秋冬,為釧路市民發起並集資完成的作品。春夏靠西邊在同一側,秋冬在另一側。春之像作者:舟越保武 主題:「若葉が萌えいずる雪解けの季節」
夏之像作者:佐藤忠良 主題:「さわやかな風を受けて羽ばたく若々しさ」
秋之像作者:柳原義達 主題:「迫りくる厳しい冬に立ち向かう精神と緊張感」
冬之像作者:本鄉新 主題:「寒さと冬をはねのけて春を待ち望む心」
幸運地,傍晚霧氣散去,慢慢出現夕陽,我們趕緊走上橋去拍照欣賞!
幣舞橋朝向港口的方向為正西,因此成為欣賞日落美景的絕佳位置。特別是每年到了秋至冬天這段期間,釧路市上方太平洋高氣壓減弱,空氣變得特別清新潔淨,更是觀賞「釧路夕陽」的絕佳季節。
「世界三大夕陽」是菲律賓的馬尼拉、印尼的峇里島、還有一個就是北海道的釧路。據說起源是始於1965年左右,愈來愈多的外國船進入釧路港,當時遍訪世界各國的水手們,開始注意到釧路夕陽之美;而在同年,「釧路夕陽」也被選為釧路十景之一。(摘自網路)
可惜今天夕陽日落不夠完美,且很快就落下躲入雲中,無法像下圖一樣滿天紅通通的;還好之後的晚霞、火燒雲也非常漂亮。
晚霞照映著幣舞橋少女春與夏雕像,美輪美奐的剪影。
幣舞橋西北側為釧路漁人碼頭MOO,是個綜合的商場,分成商業設施MOO和植物園EGG兩區,可惜這次沒時間去參觀
傍晚的釧路MOO市場。
黃昏時刻華燈初上,釧路川入海口的天際透著夕陽餘暉,水面倒映燈火和天色,暈染出一個夢幻的美景
今日火燒雲讓我想起多年前在沙巴亞庇市看到的火燒雲。沙巴亞庇的夕陽,也號稱世界最美的夕陽之一!
港口漁船、路燈和火燒雲,天空水面對比十分鮮明。
一路走回飯店,頻頻回頭觀望幣舞橋與火燒雲繽紛 美景!
當晚我們再次跨越幣舞橋,去吃已預約八點的"炉ばた"(爐端燒)晚餐,簡單講就是燒烤,據說源於日本東北的仙台。
這家爐端燒號稱由國寶級阿嬤親自燒烤,多為觀光客消費,算好吃、但超貴的一餐
吃完晚餐散步回飯店,夏天晚上在這裡散步很舒服,夜景非常美麗。
回飯店後,我又一個人拿相機來到幣舞橋拍夜景
幣舞橋不愧是釧路市區地標,可在橋上漫步,亦可從遠處觀賞!
夜裡人車都變少了,夏夜裡可靜靜欣賞幣舞橋!
夜晚橋上及街上的燈火讓釧路川與釧路港變得非常璀璨。可惜小相機拍不出星芒!
隔天上午藍天下的幣舞橋,又是另一種風貌。
釧路這座城市因為有了幣舞橋和釧路港夕陽,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浪漫魅力,讓我印象深刻,推薦為道東必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