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東北賞櫻 Day 3-1 千秋公園
4/28是行程第三天,天氣如預報說的是陰天,今天早上要去秋田市的千秋公園,也是秋田縣的內三個日本櫻花百選之一(另外兩個是下午要去的角館與真人公園)。吃完飯店早餐就來盛岡車站搭秋田新幹線小町號(こまち、Komachi),其名稱由來是平安時代早期出身自秋田縣湯澤町的著名美女和歌詩人-小野小町。
自2013年3月16日起以有紅色法拉利列車稱號E6系新幹線投入營運的「超級小町」(スーパーこまち;Super Komachi),於今年三月中統一改稱小町號,同時間原先運行的E3系小町號則正式退出秋田新幹線服務。
E5はやぶさ(隼)V.S. E6小町號(こまち)併節運轉(連結行駛),是讓大家很好奇的畫面。
秋田新幹線小町號的內部,配色鮮豔,比其他新幹線的列車稍微迷你一點,是2 x 2的座位,很舒服,列車於山脈中行駛時,速度會比較慢一些,且部分路段會倒著行駛。
一個半小時後抵達秋田車站,站內即可看到「秋田竿燈節」的廣告海報,竿燈節為祈求五穀豐收的節慶活動,是秋田縣具有代表性的夏季節日。
每年農曆七夕在秋田市都會有盛大的竿燈節慶典,這是以燈竿象徵稻莖、成排的燈籠為稻穗,由壯丁扛在額頭、腰、肩膀等位置競技比賽,為夏日東北三大祭之一。
去年爆紅的日本女星壇蜜為秋田小町米所拍攝的廣告,性感女星壇蜜可是貨真價實秋田縣橫手市出身的美女喔!
日本的三大美人有京都的京美人、福岡博多的博多美人以及秋田的秋田美人。皮膚白皙是秋田美女的“招牌特徵”,也被稱為日本北方“雪國裡最艷麗的一道風景”。日本歷史學家還專門撰寫一本名叫《秋田美人之謎》的書,列舉了關於秋田美人的種種來源。有解釋認為古代秋田人的血統混入了北方俄羅斯人的基因。但更多的人認為,秋田美人“白而美”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氣候和飲食,秋田全年日照較短,冬季漫長而且濕度極高;加上秋田人酷愛泡當地的“美女湯”即溫泉,因此皮膚光滑柔嫩。還有一種說法,秋田的美女並非產自本地,日本戰國末期,原封地在水戶(今茨城縣)的大名佐竹義宣受德川家康的指令轉封秋田,迷戀本地風情的佐竹義宣將封國所有相貌美麗的女子一起“打包帶走”,由此遷往秋田的水戶女人約有數千人,後來他還將秋田當地容貌較醜的女子送回水戶,故而有“秋田美人水戶來”的說法,真是有趣。(摘自網路)
千秋公園離車站只要十分鐘步行距離,交通方便也是吸引我來此賞櫻的原因之一。
看到像是護城河的お堀就到千秋公園外圍了。
千秋公園櫻花祭,通常在四月中下旬,今年是4/18~4/29。
千秋公園又稱久保田城跡,這裡於江戶時代,曾作為20萬石秋田藩藩主佐竹氏的居城而繁華一時,但幕府末期在一次大火後改建為千秋公園,故立了此石碑作為紀念。
緩步上坡來到二の丸廣場,這裡有許多販賣小吃或遊戲等小攤子可以閒逛,算是日本櫻花祭帶來的商機。
千秋公園原為佐竹藩久保田城舊址,1604年開始築城,1880年因大火幾毀,之後又重建表門、御隅櫓等建築,名列日本百名城、日本都市公園百選。
爬上階梯,看到古色古香、木造的表門就是當初重建古蹟之一。
千秋公園裏種有樹齡110年的染井吉野櫻等830株,在表門後的櫻花更是密集,春天櫻花盛開的季節便聚集了前來賞櫻的民眾。
許多櫻花沿著城堡周邊土堤種植,從土堤高處俯看公園,櫻花粉嫩與新綠相間。
今天櫻花花況還算滿開,形成壯觀花海,美麗無比!
廣場中樹立著最後一任秋田藩主佐竹義堯公的雕像。
往內走櫻花樹比較稀疏,來到最邊陲的久保田城御隅櫓,古代御隅櫓(箭樓)乃作為監視和武器庫房目的,現在則是改成佐竹史料館,旁邊恰好有一株美麗盛開的櫻花。
御隅櫓內的佐竹史料館門票只要100円,展示著藩政時代歷經12代藩主的歷史資料,古物與城堡模型。
初代藩主佐竹義宣像,傳聞就是他帶來許多水戶的美女,讓秋田成為美女產地,真是好眼光、造福後代。
從最上層的展望室可以遠眺秋田市街道的全景,或是往下看櫻花。
這裡白色染井吉野櫻完全滿開,形成櫻花隧道,今天是週一,賞花遊客並不多,才能拍到此無人的畫面!
離開千秋公園,其實今天天氣好冷且下小雨,我特地去西武百貨買了一件保暖衣穿上,然後回到秋田車站。車站內賣著許多以「生剝」為主題的名產,生剝鬼節是秋田縣男鹿半島附近地區流傳已久的節慶活動,「生剝NAMAHAGE」據說源自namomi(皮膚因接觸火而變紅)和hagu(剝)這兩個字。除夕夜時,手持菜刀、打扮怪異的生剝鬼穿街過巷,造訪各家各戶,揚言生剝壞小孩的皮。別看「生剝鬼」惡形惡相,男鹿人視之為神的使者,能驅除過去一年的惡運與不快,這個流傳數百年的習俗,已被日本列為國家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摘自網路)
再次搭上小町號,車上我好整以暇享用便當,期待著下午角館的櫻花盛宴。
千秋公園
日本〒010-0876 秋田県秋田市千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