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堀櫻花  

20194北陸賞櫻Day4-1  金澤城 賞櫻

4/8週一

今天早上再次來拜訪這座百大名城--金澤城,江戶時代是百萬石的外樣大名--加賀藩前田氏的居城,現在的金澤城為一座規模廣大公園,以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續櫓等重建歷史古蹟為中心,將金澤城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流傳後世,為遊客必訪景點。

 石川櫓 櫻花  

加賀藩始祖前田利家(1539115日~1599427日),幼名犬千代,元服後稱前田又左衞門利家,是著名的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利家1551年時開始在織田信長麾下擔任小姓,因善使長槍而有「槍之又左」的外號。永祿元年(1558年)與上尾張守護代主織田信安之子織田信賢爭戰建立軍功,因而擔任信長赤母衣眾隊長,1558年時與表妹阿松結婚。利家是極少數早期就與秀吉有深交的的人,當時兩人地位都不高,但已是非常好的朋友,兩人的妻子阿松與寧寧也是感情很好的姊妹淘。勇武的利家在織田家屢立戰功,信長強制要求前田利久將家督之位讓給前田利家;這也造成往後前田慶次(利久養子)和前田利家矛盾的主要根源。豐臣秀吉時代的前田利家平步青雲,在豐臣統一日本的過程中,利家主要戰績是小牧長久手之戰擊敗佐佐成政,小田原征伐任北國勢總指揮。朝鮮之役,利家留守和家康一起處理政務,官位一路從從四位下左近衛權少將兼筑前守升到從二位權大納言;而且晚期作為心腹和秀吉一起制定了五大老和五奉行的制度,利家任五大老的第二位。秀吉臨死前任命利家為少主秀賴的監護人,但利家死後不久天下便成為德川的了。(摘自網路)

 前田利家 雕像  

2002年由唐澤壽明和松嶋菜菜子主演的大河劇《利家與松》(利家とまつ~加賀百万石物語~),唐澤壽明所主演的就是戰國時代號稱「槍之又左」的前田利家,與妻子同心協力,從低階武士一直往上爬成為加賀百萬石的始祖。

 toshiietomatu.jpg(左圖摘自網路)

我先穿越石川橋,來到另一側城牆下,這裡櫻花滿開,遊客很少,還可以仰望石川門!

 石川橋下櫻花  

石川城牆櫻花  

石川門與盛開櫻花

 金澤城 賞櫻  

石川櫓 櫻花景深  

上來石川橋上,遊客人潮依舊!

 石川橋 櫻花  

石川橋上遊客  

這裡是金澤城櫻花最密集,也最美麗的地方

石川橋上櫻花  

櫻花  

昨天到訪的石川門(いしかわもん),是金澤城公園的入口之一,重建於天明8(1788) ,獲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石川門 櫻花  

櫻花簇擁著石川門最大的塔樓--石川櫓。

 石川櫓 櫻花 正面  

走過石川門就進入金澤城公園,先去休憩所蓋百大名城章,35get 

 金澤城百大名城章  

金澤城百大名城35號    

天正11(1583)年前田利家入主金澤城,之後開始正式築城。據說利家邀請了著名的基督教大名(諸候)高山右近,由其指導進行築城作業。金澤城經過前田氏的前田利家、利長、利常3代大規模的整修,成為了現今的規模,一直到明治2(1869)十四代藩主為止,金澤城一直是加賀藩前田家根據地。慶長7(1602)年雷擊燒毁天守閣後,就沒有再重建天守閣,之後本丸建了三層櫓,二之丸則建了御殿。(整理摘自網路)

 前田利家 與金澤城  

巨大的「河北門(かほくもん)」是金澤城實際上的正門;在寶曆年間一場燒毀大部分金澤城建築的大火(1759)後,於安永元年(1772)重建,是三御門中最早重建的重要御門,之後河北門再次於明治15(1882)損毀,一直到2007年才重新依照過去流傳下來的工法,使用櫸木重新建造,於20104月完成。

 河北門  

「河北門」、「石川門」與「橋爪門」,並稱為「金澤城三御門」,也是金澤城必看的3座門。河北門是由「一之門」(高麗門)、「二之門」(櫓門)、「升形土牆」、及與其相連並具續櫓功能的「睨櫓台」所組成,具有防禦功能。

 櫻花 河北門  

從河北門旁邊的樓梯,可以上去參觀「河北門」櫓內部,相當的新;和石川門相同,皆使用能登檜木。相隔約130年左右重建的河北門,於平成19(2007)11月動工,到平成22(2010)4月完成,耗時約兩年半。

「河北門」櫓內部  

「河北門」窗外  

其修復時係根據現存的繪圖、舊照片、文獻及埋藏文物的調查結果,使用日本自古流傳的傳統木作工法,以戶室石堆砌石牆,加上灰泥白牆,及骨架等木作工程、屋頂的鉛瓦等。

 「河北門」 工法  

三之丸是位於石川門、河北門內部的曲輪(區域),三之丸廣場後方的城池就是修復後的五十間長屋等建築群。

 河北門 五十間長屋  

平成13(2001)修復的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續櫓,是在文化5(1808)二之丸火災後重建,又在明治14(1881)的火災中燒毁的建築,重現了安政時期的景觀。

   三之丸廣場  

橋爪門續櫓 鶴丸土牆  

「菱櫓」是三層樓建築,高度約17公尺;主要用來監視周邊環境。

 菱櫓  

菱櫓 櫻花  

菱櫓城牆底下的為內堀(內護城河),河畔遍植櫻花

 內堀河畔  

內堀櫻花  

金澤城的石牆與礎石等,幾乎都是從來自東方約8km左右的戶室山上切削運來的石塊。

 二之丸 石垣  

二之丸 石垣 櫻花  

走過二之丸廣場,一旁有座「三十間長屋」位於本丸附段的二層樓多聞櫓,曾經是存放武器、子彈及軍糧的倉庫。

 三十間長屋 重要文化財  

三十間長屋  

三十間長屋建於安政5(1858),現長為26間半,和石川門一樣,獲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三十間長屋 內部  

來二之丸案內所,買票入內參觀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續櫓!

二之丸廣場  

 二之丸案內所  

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續櫓 門票  

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續櫓,於平成13(2001)7月修復完成,使用傳統木造工法沒有用到一根螺絲或釘子。樓地板總面積1894.23平方公尺,和石川門與三十間長屋相同,外觀可見鉛瓦與海鼠壁是其特徵。整體構造為二重檐二層的五十間長屋將三重檐三層的菱櫓,與橋爪門續櫓連接起來,這些建築都是戰時為了守護二之丸所建的設施。

 間取図(左圖摘自官網)

菱櫓原是監視大手門(前門)與搦手門(後門)的塔樓,橋爪門續櫓原是監視二之丸大手門之橋爪門升形的塔樓,五十間長屋原是武器倉庫。

 橋爪門續櫓看石川門  

內部展示空間,除了詳細地說明金澤城的歷史、年表之外,還有展示建築結構細節、攻守區域等等,可以輕鬆的了解金澤城內部建築的故事和由來!

 五十間長屋內部  

其中提到,金澤城的前身是建於日本天文15(1546)的金澤御堂(金沢御坊)。天文15(1546)創建的”金澤御堂”,原本是由當地的大和尚與本願寺的坊官等掌管,之後佐久間盛政入主,並實際壓制了金澤御堂的勢力。佐久間入主期間為天正811(158083),整建了尾山八町(初期的城下町(庶民區))與開鑿百間堀等,被認為是奠定後來基礎的關鍵人物。日本天正11(1583)柴田勝家於賤岳戰役敗給羽柴秀吉後在越前北的庄城自盡,而被捕的佐久間盛政在京六条河原被處決。日本天正13(1585)能登小丸山城主前田利因被賞賜石川、河北2郡而入主金澤御堂,掌控加賀、越中及能登3地,並召集居民移居至城下町,把金澤御堂改名為金澤城。(整理摘自網路)

 金沢御坊與佐久間盛政  

橋爪門(はしづめもん)是金澤城二之丸的正門,是城內格調最高的城門,前面這座橋是橋爪橋。

 橋爪門 橋  

白天有開放石川櫓入內參觀,上部有巨大的梁(はり),很堅固的感覺!

 石川櫓入口  

石川櫓內部  

石川門其實為金澤城的搦手門(後門),離開前在石川櫓前方座位休息,今天天氣好,超適合賞櫻!

 石川櫓 內側  

櫻花 菱櫓  

金澤城象徵著統治加賀藩近300年的前田家的繁榮,即使現在城內並沒有高大的天守閣,但以三御門加上幾座櫓為象徵,仍可想像前田加賀藩當時的富庶榮景。

 土牆 內側  

石川橋  外看櫻花  

金澤城公園

http://www.pref.ishikawa.jp/siro-niwa/kanazawajou/t/index.html

參觀資訊免費入園但,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続櫓是付費參觀

金澤城公園營業時間
07:00~18:00  31~10月15日 
08:00~17:00  10月16日~228(29日) 
菱櫓、五十間長屋、橋爪門続櫓及河北門 營業時間
09:00~16:3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nce 的頭像
    vince

    Vincent 的旅行筆記~

    vi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