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過年新加坡 Day3-1 聖安德烈座堂、魚尾獅公園
1/30 (四) 初六
今天起床後先樓下美食廣場用早餐,再回飯店游泳池玩水,梳洗後開始新加坡港灣區散步,目標是遠方大樓之中的魚尾獅公園(Merlion Park)。
一過紅綠燈便到了聖安德烈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是新加坡最大的主教座堂,可免費入內參觀。
聖安德烈教堂是一座高雅、潔白的教堂,由麥佛森上校(Ronald MacPherson)於1856年設計,屬於早期英國哥德式建築;白色外牆的偌大教堂,在藍天與陽光照射下,散發出高雅又獨特的氣質。
教堂內今天剛好有活動,寶寶很好奇,靜靜的參觀
聖安德烈座堂內的彩繪玻璃窗,為潔白的牆壁添上了不少色彩。
教堂隔街就是「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原本是國會大樓,我上次來的時候還在整修。今天我們只是穿越而過,順道吹冷氣。
其實國家美術館的建築很壯觀,照片中遠方最高樓就是史丹福飯店!
舊國會藝術之家 (The Art House at the Old Parliament),由新加坡舊國會大廈改建;舊國會大廈完工於1827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政府建築物。
繼續看到的是維多利亞劇院及音樂會堂(Victoria Theatre and Concert Hall);是新加坡的一組建築,兩座歐風建築由一座高54米的鐘樓連接。
1919年2月6日新加坡建城一百周年時,一尊新加坡的創立者--萊佛士雕像移到紀念館前,由新建的半圓形柱廊和池塘環繞。
在加文納橋附近公園的裝置藝術,這不銹鋼圓形球體,上次來時還沒看到。
河邊數個銅塑雕像,有小孩跳河玩耍雕像與早期英國人與華人討論事情的雕像,紀錄著新加坡近代開發的過程。
再過一座橋,終於來到期待已久的魚尾獅公園(Merlion Park),在大魚尾獅之前,有一尊較為迷你的魚尾獅,獅身由混凝土製作,表面覆蓋上陶瓷鱗片,與大魚尾獅一樣出自名雕刻家林浪新先生手筆。
真正的魚尾獅像就坐落於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象徵;該塑像高 8 米、重 40 噸,特定時段獅子口中會噴出一股清水,是由當地雕刻家林浪新先生於1972 年雕塑的。
獅頭魚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魚尾獅,其設計概念是將事實和傳說合二為一:據古書記載,古時新加坡叫做淡馬錫,在爪哇語中為海城之意;而傳說14 世紀時,有一個古印尼的王子發現了這座小島,他在這裏看見一頭神奇的野獸,後來得知是頭獅子,於是王子就將這座小島命名為“ Singapura ”-在梵文裏的意思是獅子 (Singa) 城 (pura) 。魚尾獅的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新加坡、魚尾象徵古城“淡馬錫”,代表新加坡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摘自網路)
魚尾獅噴著水柱,後方是後方是眾多銀行的高樓大廈,在藍天白雲下構成一幅美麗圖案
魚尾獅隔著海灣對面就是新加坡的地標-金沙酒店 (Marina Bay Sand)
賞景台上眺望新加坡港灣的景觀,魚尾獅對面的濱海灣金沙酒店,在金沙酒店一旁有個蓮花型建築。
這裡可以看到對面的史丹福酒店與橢圓形的榴槤般建築物為「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濱海藝術中心建築外體裝飾了無數個鋁製遮陽板,外觀很像榴槤或是蒼蠅眼睛,許多人也將濱海藝術中心暱稱為榴槤。
公園前方的浮爾頓酒店(The Fullerton Hotel)以前稱作浮爾頓大廈,建立於1928年,前身是新加坡郵政總局;1996年郵政總局搬遷後進行整修翻新,2000年以嶄新的面貌推出,成為高級五星級酒店。
白天的魚尾獅公園超多遊客,但新冠肺炎疫情開始發生,人多不宜久留,拍完照便離開觀景台與人群!
遠看金沙酒店 (Marina Bay Sand)拍照留念,三棟高樓飯店頂著飛行船似的建築體,該頂樓即為世界最高的空中游泳池。